2019年4月14日上午💆🏽,沐鸣2平台材料沐鸣2黨校組織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和發展對象培訓班的學員於材料樓C321一同觀看了由中科院自然科學史所所長張柏春講授的視頻講座:《中國科技:從發明到模仿📸,再走向創新》🧔♀️。旨在通過觀看視頻🕥,使學員們能結合自身所學所思所感👦🏽,在國家發展🙆🏽、科技強國🧚🏻🥹、創新意識等方面引發思考🤌。
回顧歷史,才能更好地理解科技發展的規律性,思考科技與國家命運的復雜關系。“從古代技術的發明者👷🏼♀️,到近代技術的模仿者,再到現代技術創新的探索者”,張柏春所長以中國從古至今在技術領域所擔任的角色為主線展開了講授。
稻、茶🧝🏿、大豆、絲綢、瓷器🙆🏼♂️,是中國人擅長發明創造的體現,古人的智慧結晶不僅處於世界發展前列,在推動世界科技進步方面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從18世紀開始,由於清政府的盲目自大及閉關鎖國政策🚘,中國與正處於工業技術革命浪潮中的歐洲國家差距驟然拉大,形成了中西技術錯位發展態勢🍩,而後西方工業化國家加速向亞洲擴張🐲、鴉片戰爭脆敗,中國被迫對外開放👷🏻,在“古代技術敵不過近代技術,農業社會輸給工業社會”的悲痛反思下🚥,我們開始了“近現代技術的模仿之路”🧑🏿🎓。在經歷了“技術換道”的坎坷過程後🛌🏿,如今中國以“現代技術創新的探索者”這一嶄新面貌屹立於技術大國前列👱🏼♀️。
張柏春所長帶領學員們回顧了中華民族在技術發展中的角色變化和典型成就,學員們從中獲得了啟示和激勵。隨後,各組學員分享了此次專題學習的個人所得。
學員們肯定了我國古代的宏偉發明創造對推動中國進步及世界發展的重大作用,又透過現象看本質,認識到“開放”必然帶來繁榮,“閉關鎖國”必然導致落後的道理🪽🧝,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增強🙋♂️,我們應當堅持科技強國戰略與對外開放政策不變🪣,積極加入到世界競爭中去🚤。學員們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創新的態度表示高度認同,即“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同時,學員們也充分認識到,作為材料學子,我們不能僅僅以個人發展為中心,應著眼大局🎽,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積極吸收新知識✋🏿、新信息並將創新思維運用到科研實踐中去,為推動材料行業的發展助力。
材料沐鸣2黨校
2019.04.14
86 21 67792362 clxy@dhu.edu.cn
Copyright©2015 松江校區 : 上海市松江區人民北路2999號 201620, 延安路校區 : 上海市延安西路1882號 200051
滬ICP備93526779 滬舉報中心 最後更新日期 : 2018年1月4日 星期四 webmaster@dhu.edu.cn
沐鸣2平台捷路網絡文化工作室